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2/4页)
结胡惟庸的官员。 比起皇帝朱元璋,胡惟庸终究还是格局差了些。 洪武十年中秋晚宴之上,胡惟庸以为自己跟皇帝平局,那只是因为皇帝不想追究而已,否则审问一下跟朱七牛同考的少年英才,必能有所收获,借机拿下胡惟庸也不是不可能。 前不久胡惟庸让御史状告朱七牛和黄育才,算是对皇帝的又一次针对,皇帝也只是轻拿轻放,贬斥了两个御史便算是了事。 看起来胡惟庸只是损失了两个御史言官,实则皇帝若是想彻查,就凭这两个御史,就能搞定胡惟庸了。 这次也是一样,胡惟庸以为那些供状空口无凭,实则在朱元璋看来,此事根本就无须证据,甚至连口供都未必需要。 之所以还是让胡惟庸、朱七牛他们在奉天殿上对峙,念诵那些口供,并不是给胡惟庸看的,而是给他的党羽和其他官员、百姓看的。 这之后,无所谓胡惟庸认不认罪,也无所谓能不能找到那些供状的佐证,关键之处在于那些还没有被牵连进去的官员。 皇帝这一招啊,看似杂乱无章,轻拿轻放,实则是在以势压人。 试想一下,胡惟庸都被拿下了,又有那么多官员关在了锦衣卫昭狱里,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审问出什么来? 这个时候,作为胡惟庸的党羽,被关进昭狱反而还解脱,留在外面则度日如年,时刻担心。 皇帝要的就是他们变成这样! 如此一来,每多过一天,这些人的心理就多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