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29章 白首穷经通秘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白首穷经通秘义 (第3/4页)

需要挑一些来答就可以。

    朱七牛照例一一将题目抄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填上姓名、考号等,这才一一审题。

    府试之题,要求通三经即可。

    也就是说,考官出的这些题目里,学子只需挑出其中三部经典里的题目,各自默写一段。

    但是,学子这么多,经典那么多,题目又那么多,只答三题未免不够,需要往死里卷才行。

    这都是儒家的老传统了。

    所以,一般大家都会设法通五经,也就是答来自不同经典书籍的五道题。

    题目之间也有高低之分,像论语、孝经、礼记,便是上经,是学子必读的,选它们的评分会更高。

    诗经、周礼等为中经,次之。

    公羊、尚书等为小经,再次之。

    这样的高低之分并非是说小经就不如上经,只不过在科举取士中不如而已,说白了就是当官的最好还是更懂论语这些上经比较好。

    鉴于这样的原因,不少学子都会主攻某一本上经,尽可能的舍大保小。

    而被主攻的那本上经,便是学子的本经了。

    就连很多官员到了后期,也只是更精通某一本经典而已,对于其它的只是稍作涉猎。

    既然知道这些,朱七牛稍加审题,立刻列出了自己将要默写的题目。

    定公问——出自上经《论语》。

    君子之事上也——出自上经《孝经》。

    宋人或得玉——出自上经《左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中经《诗经》。

    士官礼——出自中经《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