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6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2/4页)



    朱七牛又道:“第二题是修身,学生判断正确答案不可能出自孟子,也不可能出自论语,于是以为是大学和中庸,而大学里关于修身的论述太多了,把一本书默写下来或许才是最终答案,于是我就默写了中庸里的修身篇,也就是第二十七章。”

    小胖、张英、刘才、齐德再次将目光放在了宋濂身上,满心期望宋先生能再次认同朱七牛的答案。

    因为他们四个……也是这么答得。

    在‘万众’期盼中,宋濂再次露出了笑脸:“这么解题是没问题的,就看你们有没有漏写错写了,如果没有,最终排名就只看你们各自的字写得如何了。”

    小胖等齐齐松了口气。

    “看来这一场稳了。”

    “是啊,我感觉我就算排不到前面,五十名应该还是进的了。”

    “我也是这种看法,而且我的字一向写的不错,私塾先生都夸奖过,搞不好这次我能得第一呢。”

    “就你?想多了吧。”

    朱七牛同样因为先生的肯定而窃喜,马上又道:“至于第三题,题目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学生给出的解释是‘君子不能因为一个人说的有道理就推举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做的不够好就废弃他好的言论’。”

    宋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个解释很好呀,你们都记住,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连道理本身也能有多种解释,这个人这样看,那个人就能那样看,最后就很可能形成对立,这便是古往今来各种学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