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67章 术业宜从勤学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术业宜从勤学起 (第3/4页)

朱七牛的东西比喻成‘道’的话,那萧先生教朱七牛的东西就是‘术’了,一个高屋建瓴,一个切中实处,一个顾全大局,高谈阔论,一个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可以说是从思想到手段的全面培养。

    一些宋先生只能提出理论,但不知道该如何具体落实的事情,在萧先生这里随手便能解决。

    一些萧先生抓破头的难题,在宋先生那里又能三言两语就掰扯清楚。

    朱七牛两头受教,进步岂能不快?

    拿起草稿纸,朱七牛提笔便开始书写起来,先夸皇帝与朝廷,说皇帝爱民如子又不与民争利,故而才认可官田模式。

    接着夸赞府尹、同知和溧水知县,说他们慧眼识珠,政务能力突出等等。

    再接着便是详细讲述对官田的理解和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给一些处于高处的农田配套其它水利设施,比如水车,比如水库等等。

    最后呢,再引经据典、触类旁通,提出另外一些跟官田类似的建言,比如在水库里养鱼,年节之前捞一部分卖掉或是分给百姓改善生活。

    再比如一些不适合种田的地方也不能荒芜,可以搞成果园,到时候也可以卖果子或果脯,分给百姓当零嘴也是可以的。

    最后的最后的,再夸皇帝一波,说自己见识短浅,说的可能不够好,请考官帮忙斧正,阿巴阿巴。

    类似这样的策论,朱七牛写了不知道多少,早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在看见题目的那一刻,怎么构思,怎么布局,怎么用词遣句,他便已经心里大概有数了。

    他甚至在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