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97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2/4页)

的都是顶尖的大夫。而大夫嘛,都是很懂得调理身体的,大荤大油肯定是尽量不吃的,饭菜必然以清淡为主。

    朱七牛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这里的厨子手艺真好,饭菜做的不比外面的大酒楼差了。”饱餐一顿后,朱七牛拍了拍小肚子,夸赞起来。

    戴思恭笑道:“这都是皇爷体恤我们这些太医院的官员。”

    另一个太医搭话道:“戴老说的一点不错,咱们做太医的,无不是杏林之中顶尖的那一批,虽然官位不高,但位置很重要,所以俸禄、饮食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像戴老,就因为常年服侍宫中,劳苦功高,不仅被皇爷赏了飞鱼服,还赐了大宅子。”

    “哦?能让小气的皇帝这么大方?看来这位戴大人真的不是一般大夫啊!”朱七牛暗暗想着。

    “杏林?这个我知道,三国时期的华佗跟张仲景就都是杏林高手。《神仙传》中有言,董奉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此后医家无不敬仰,于是皆以杏林中人自居。”憨厚一笑,朱七牛回应道。

    戴思恭抚须笑问:“你倒是博学,连神仙传都看过,那我问你,董奉明明都说不要钱了,被医好的病人为何还要栽种杏树当药费?”

    “这个可难不倒我,我三岁的时候我二爷爷就教过我了,杏树一身都是宝,杏皮、杏叶、杏仁、杏花等皆可入药,搭配不同药材能有不同的药效,杏子能吃也能入药,做成的杏脯更是冬天里的好东西,可以说一身都是宝,而古今名家,一般都有自己擅长的病证和惯用的药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