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电报新书 (第3/5页)
有成竹地说,“至于泗泾和周浦方向,我另有法子。” “哦?什么法子?” 关卓凡略作犹豫,还是告诉了他:“电报。” 李恒嵩张大了嘴,不明所以。 电报是个什么玩意? * * 四合洋行所聘的三名丹麦人,确实得力。两条电报线路中,到泗泾的一条已经快完工了,到周浦的一条,因为要越过黄浦江,需要在深夜人静船少之时,以趸船将电缆慢慢铺下江心,因此比上一条要略慢一点。电报所经过的地方,乡民们都敬而远之——这些高高竖起的线杆,还有凌空飞度的电缆,怪吓人的。 关卓凡心想,真是侥幸,这个年代还没有人去割电缆卖钱。 到了年二十七,又有一个好消息——利宾的表弟从香港回来了,同船带回来整整一十五名电报员。 这就见出钱的力量了,每月三十五两银子,比他们在香港的薪水,足足高出了一倍,因此利宾那个表弟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招足了人,言明以两年为期,到期可再另外致送一笔花红。这样的条件,优厚异常,大家的劲头都很足,立刻启程,宁肯到上海来过这个年。 这一批来的,大多是广东人,带队的一个,叫做卞宁,是广东番禺人,中过秀才。他的人很沉稳,官话也说得好,见了关卓凡,却没把自己秀才的身份放在心上,跪地请安,说的是“拜见关大人”。 “卞先生请起,”关卓凡很客气,“这一趟实在是辛苦你们,以后上海的几个电报房,就要拜托给卞先生了。” “理当效力。”卞宁从容说道,“不管发报收报,还是译报,都没有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