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一一二章 抬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二章 抬旗 (第4/6页)

担心。

    关卓凡不肯像李鸿章一样,把上万降卒统统纳入淮军,将淮军“撑”到近三万人的规模。他还是秉持自己既定的原则,希望手下的部队,能做到“比较精,也比较多”。

    “八千战勇,四千长夫,就按照这个数来甄选。”在大营的会议上,关卓凡最终拍了板,“各营原来的预备兵,优先补成正勇。”

    那就是说,从三万人里只拔出一万二千,其余的人,全部予以资遣。

    “是,我一定好好挑一挑,”丁世杰不无担心地说,“不要弄了些暗怀异志的人进来。”

    “谭绍光的亲信,被郜永宽杀光了。郜永宽的亲信,又被李鸿章杀光了。”关卓凡叹了一口气,“剩下的,都是可怜人,不见得还有什么异志可怀了。”

    即使已经精选,但轩军的人数,算上留驻上海的先字团,驻常熟的建字团,驻昆山的洋枪二团,仍然超过了三万人,这还没有算上丁汝昌送来的那两营水勇和工匠。

    除了补满原来各个团的兵额之外,另有三个新的团被建立起来了,仍以团官的名或字,作为团的番号。组建的方式,是从原来老团抽调部分军官和兵士搭建骨架,辅以西洋教官,再将整编后的降卒补充进去。

    刘玉林以上海战役中抢攻川沙,身负重伤的功劳,和这次收容安抚降兵的功劳,升任团官。郑国魁则以两次劝降郜永宽的功劳,也从副团官升为团官,与刘玉林各领一团。

    另一名新任团官的,是那个在苏州之战中抢搭浮桥的展东禄。他是克字团第一营的营官,亦曾是关卓凡原来步军马队之中的一名哨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