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4 章 三司会审韦后露馅 (第5/6页)
不但如此,连那天太监拿来买裙子的银票他们也都留着呢。 于是再将银票取来,喊了人来辨认,认出是名为‘鼎盛’的票号发行的,复又去拍鼎盛票号的门。 鼎盛票号却是一家山西晋商的生意,其东家依托于北静王,在京城里很是有几分体面,因此刑部的官员也不敢托大了,只拿着那银票问能不能查出出处来。 而一见是刑部办公,鼎盛票号也不敢马虎,连忙喊了夫子来,对着银票仔细辨认了,再拿了册子出来比对了。 如此几经折腾,终于认出这张银票是有人存了现银在票号中,要取用时便拿了银票走。 于是刑部官员便问取钱的是谁,可是个太监? 可票号中的人却对此全然没有印象了。 刑部官员再三追问不得,便也只有转而询问这银子是谁家的。 这票号的人倒是知道得门儿清,当即就回答道:“韦家。” 这京城中或许能够有许多姓韦的人家,但是能够以一句韦家指代的却只有一家—— 韦家,韦皇后,韦家就是韦皇后的娘家。 这个结果顿时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四个当朝大员拿着这结果面面相觑,大理寺卿当即便直白道这件事不是他们可以继续查的了。 ……只是却也不能将此事就这样呈报给皇帝。 为此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右都御史皆是愁得直掉头发,将颚下的胡须蓐得差不多空了才有人提议:“要不,去潘承徽家看看?” 去,必须得去!去问潘承徽家总比问韦皇后家让人有底气多了,当即又是刑部打头,大理寺、都察院跟进。 却不想潘承徽的家却也在混乱中。 潘家也算是一个有点历史的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