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回 曹御史桃李天下,读书人代为申冤 (第6/7页)
因为衣裳是京畿作坊生产的,这种布料只有京畿才有,一般不供于外地,也不是一般人家能穿的,衣裳是家仆失踪时穿的。 家仆亲属都是一般民众,亲者被一群凶神恶煞的人带走,其亲属自然着急,可是报了官之后也是找不到踪迹,只想恐怕凶多吉少了。 此外死者的骨架基本与家仆相等,基本确定死者就是家仆。 首告有功者,是什么人要置他于死地? 如若此案没有隐情,为何兴师动众要去杀害一个仆人? 皇帝看过监察院奏报后,默许了他们继续追查的行为。 监察院获准阅览当年卷宗和证据,发现通敌来往书信确实都是曹御史的笔迹,可是内容并不是要通敌,而是几封家书,一些琐碎的记录,并不是写给曹御史的子侄,似乎是为他人代笔。 如果只是因为人代笔而下狱,未免太过冤屈了。 大理寺当年的主事已经告老还乡,病死路上,无法追究其错判的责任,那么识读蛮族文字的人又在哪里,为何要诬陷? 曹御史结交的这个人又是谁,居然亲自为其誊写家书? 许多线索如乱网纠缠,叫人一时难以厘清。 但是基本确定曹御史是被冤枉的,那么当年被牵连的人果真是无辜枉死了。株连的旨意是皇帝下的,可是谁又有胆子去指责他?所以不过推到已故主官身上,再略微为一些人平反。 再之后,九九重阳将至,这个遍寻不到的精通蛮语的人终于跳了出来,自陈案情,并且指认了主战派多名上峰,说他们教唆自己颠倒是非,诬告陷害。 曹御史府里那些家书,也不过是技艺高超者模仿曹御史笔迹誊写的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