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第1/3页)
所以要破这个局,只能智取。 这件事不能用黄昏。 他是当事人,避嫌。 只能请道衍来,道衍出谋略,纪纲么……自然是绣春刀出鞘,带着领锦衣卫作为暴力机构出动,要强势镇压此事。 告诉世人,天家不可辱。 我朱棣更不可辱。 片刻之后,道衍急匆匆而来,老和尚穿着僧衣,身上还有香火味,显然是正在礼佛,神态严峻,已经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危机。 这看似只是一个针对徐皇后和黄昏的谣言,实则动摇的是朱棣的皇权。 随后纪纲赶来。 腰配绣春刀,大伤初愈的纪纲脸色犹有些白,但眸子里杀意如织,腰间绣春刀更是散发出嗜血的气味:充斥着兴奋。 纪纲嗅到了机会。 和纪纲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位在朝野之间都有着极高声望的史官,以刚正不阿而出名,这是朱棣刻意吩咐的。 这件事要处理好,不能让民间野史乱写——鬼知道他们写出什么来。 所以正史的记载尤为重要。 待史官坐好,朱棣缓缓坐正身体,对跪着的道衍和纪纲道:“免礼。” 两人起身。 一旁的三位史官居中一人执笔,写道:“甲申年,永乐二年初,上召僧录司左善世道衍、锦衣亲军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纲觐见,二人进见乾清宫……” 三位史官,一位记载,剩下两位最后签字画押,归档。 这是流程。 若是那两位有不同意的地方,则会另起笔墨写一份,由史官局那边共同定夺——这种状况很少见,因为一般都是一位史官在场,况且史官之所以是史官,就在于公正。 大部分而言,他们记录的绝对是事实,当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