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47节 (第6/13页)
这一首赞枯树岩的诗,大人别怪下官唐突,怕是比大人那首要青出于蓝的。不知卓大人是否最喜此处奇景,才有如此瑰言?” 他心道旁的可以行弊代笔,但没有真的去过,是不可能知道个中细节的。 “枯树岩形似枯树底若古井,料峭嶙峋在下从未曾得见,大人所题五言中‘拳曲盘盘意,额瘤坳坳叠’之句再贴切不过,其实这首在下最喜欢的原因还有一个,那便是大人为人处世多有融融淡淡君子风,文辞亦哉,此诗却独树一帜,瘦骨支伶,清峻生寒,既蕴东野之骨,又附阆仙之神,别体别韵,若说炼字凝句,或许不如其他诗作,但若论心神合一风骨毕现,此篇堪称诸首之冠。”卓思衡说完看向崔逯,笑道,“崔长史觉得呢?” 崔逯欲切齿咬牙骂卓思衡伶牙俐齿矫饰文论,却又看何孟春那副激动到无以复加的神情,投鼠忌器,不敢多言,只能附和点头一副颓丧嘴脸:“卓通判说得是,这首的确不凡。”他再抬头去看卓思衡时,心下忽然一惊,只见这位素来温文沉静的年轻人虽然仍在笑着望向自己,可眼神却没有笑,和善垂弯的眸目冷逾冰雪,可唇角漾起的亲和又不像在装模作样。 这份古怪让崔逯一时慌乱,他不知是否自己和知州大人的来往已被眼前之人知晓,又不能确定他究竟何意,如何做到既不亲身去到各处题记之地又能拿回如此切实且言之有物的诗论来,只得在这种战战兢兢的惴惴不安当中强撑笑脸,陪着何孟春与卓思衡一同谈诗论道。 这一天结束,何孟春还未聊够,又再请卓思衡与他同席,如坐针毡的崔逯忙找个借口留两人叙谈,自己则逃之夭夭,卓思衡至席间最末时,忽然转口提及永明郡之行,回味之情溢于言表:“何大人,自安化郡南穿过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