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26节 (第1/10页)

    而后来,王导翻越奏章时才看到当时周顗为自己上奏了好些折子,全部都言辞恳切字字肺腑替他求情,而知情者也告知,那日王导跪在殿外,虽然周顗入时不答出时还放狠话,但与司马睿言谈之中仍是不停在替王导求情,正是因为他的求告,加上司马睿也认为造反只是王敦作为与整个琅琊王氏关系不大,才最终赦免王导及王家。

    知道真相的王导大哭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周顗,字伯仁。

    卓思衡回味典故,知道罗元珠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一时面上记恨蒙蔽双眼,高永清未必就是不念故友,其中缘由不能即刻得知,因此才不能妄下定论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不能去做第二个王导。

    “卓侍诏受圣上隆恩,洞若观火,我不过是近日教亲眷贵女们《晋书》,重读此章心有戚戚罢了。”罗元珠敛衽微微颔首,“不打扰卓侍诏辛劳,告辞。”

    卓思衡也颔首相谢。

    罗元珠人在宫中,又是罗贵妃的meimei,知道的只怕比自己还多,大概在她的眼中,此事再发酵,想必就会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事态,未免朝局动荡,她才出言提醒。

    若真是如此,罗女史的担当可比好些前朝官吏要强得多。

    但卓思衡却不是王导,他一没有权力滔天,二没有士族撑腰,三也更看重当日患难真情与父辈厚谊。

    不过这番提点,他还是心存感激。

    罗元珠真的很适合当老师,要是能去带高考班,如此兢兢业业又循循善诱,大概肯定能感动不少不愿好好学习的小兔崽子。

    天色渐晚,宫门落钥之前,卓思衡抄录完毕后带着书稿回家整理,自家宅邸门前已点起一盏淡黄蜡纸灯,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