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2/4页)
不少见,因此营州的戍边其实对范阳的影响非常之大。玉将军升任副节度使后,在地位上也与刘家更接近,有了结亲的想法应该很顺理成章。 更何况自家的女儿又美丽又能干,正是武将家最喜欢的儿媳典范,杨夫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后,便开始打听刘节度使府上的情况。 结果她原本还有一两分先看看刘家男儿的心思,但听说刘宏印姬妾无数,庶子庶女众多,且只生有一个嫡子,而这个嫡子已经娶了刘夫人娘家的侄女,便马上就完全将刘家排除了。 且不说庶子与嫡子间差距甚大,很多人家根本不将庶子记入家谱,只是半主半仆地养大而已,只刘家的家风杨夫人就看不上。 对于姬妾,出身大家的杨夫人能够理解,但凡事有度,男人有三五个姬妾服侍无所谓,但姬妾成群却不是什么好名声,尤其嫡系如此单薄,更说明正室夫人的日子不好过。上梁不正下梁歪,想来刘家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将来内宅一定混乱不堪。这们的人家,杨夫人怎么舍得让枇杷嫁呢。 所以杨夫人便婉转地说:“我们家的孩子太小了,玉将军一直与我商量要多留她在家几年,晚些再议亲呢。” 没想到刘夫人却笑着说:“游击将军已经十八岁了吧,现在议亲也不算早了。” 杨夫人才知道自己猜错了,原来刘夫人提出结亲的人选是守义。 自从守义残了后,杨夫人心头的伤口始终在滴血,她尽自己所能地为守义延医买药,又体贴地照 顾他的生活,但是却没想到过要为儿子娶亲。 当年周家姑娘与儿子那样情投意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