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怜的孩子,就是云台山的大首领。但他生性爽朗,并不如何介意,反倒夸孔阳识得大义,虽为匪首之子,但不同流合污,还晓得要逃出贼窝去做个良民。 我心道,孔阳哪里大义凛然了,不过是知道自己难以服众,怕被这群父亲留下的悍匪杀掉罢了。 对于入匪窝一事,原君游终究是引以为耻。据他说,他那道德高尚的父亲自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建国大梁后,虽久居汴州城,却未曾有一日北向而坐,以示不臣于朱梁。 原君游以为,自己若是与匪类为伍,绝对沾污了父母遗体。我十分不解,既然老子对梁国不臣,儿子和山匪一起造反难道不是正好?再说,他那父亲大人为官时明明恶名在外,搜刮地皮,贪赃枉法的事儿没少干,怎么大唐一亡就忽然讲究起气节来,奇也怪哉。 却听原君游如是说:“父亲教我气节。我一生冻死,饿死,也决不做梁国的官,也不去做土匪强盗,更不去为那些趁乱犯我中华的蛮夷效力。”有些迂了,不过因为是少年人说出来的,倒也不好去取笑。 既然从未真心想过入伙,原君游对分派下的事务自然并不如何挂怀。他一心想着逃跑,而且定要带上我,寿昌公主和孔阳一起。但既然有女人和孩子的拖累,山匪防得又紧,自然没有什么机会。原君游也只好望山兴叹,整日陪着我采药,好一面说话,一面苦中作乐,赏风吟月。行走在山水间,兴起时或是长啸,或是高歌。我忽然想起了景川,与他在北山的日子,似乎也是如此惬意。日子一久,原君游心中愁闷也日渐消散。 那时节,孔阳就像是只小兽,固执而沉默地紧紧跟在原君游身后。等原君游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