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风雪 (第1/4页)
庆春的父亲,修驰道的时候一去不回,母亲改嫁,叔叔家养了他半年,也是无以为继。 说起来,庆春的叔父和婶娘也算仁至义尽了。 因为在大隋的均田令下,父亲亡故,母亲改嫁的情形,已经算是家无丁口,家中所有之田产,便会自动没入官府,进行再一次的分配。 庆春若想承之,就得等上两年成丁之后,向官府报备才行。 当然,到时发回之田产,肯定也不会是原来的了。 而大业年间,随着户籍制度的渐渐崩坏,依赖于地方官吏清廉与否的均田制的弊端,也渐渐显现了出来。 拿庆春所在的村落为例,人口骤减之下,官府却不能及时削籍,只能是亲戚继承,但人丁却又不足,税赋不减之下,随着田产增多,后果只能是压力越来越大,不堪重负之下,很多农户就此破产,富户趁机勾结官府,进行侵占。 于是,很多人家就此沦为奴户,甚或是流民。 而庆春的叔父一家,也不得不将庆春卖于村中富户为奴,可以说,这孩子自小就没少吃了苦。 而到了大业六年秋,村人抗税,失手杀了税官儿,举村迁移入山。 村中富户不仁,终是在入山不久,遭了报应。 庆春侥幸逃了出来,正巧看到李破离去,走投无路之下,便也跟了上来。 李破问他,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和村民定有干系,为何不跟那些村民在一起? 庆春答,领头的那些不是好人,都死了才好。。。。。。。 虽说他语焉不详,理由也很牵强,但李破还是听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