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节 (第1/4页)
徐云深吸一口气,郑重的看向试卷。 只见试卷的开头赫然是一道数学题: 1+1=? 徐云:“????” 接着他继续看了下去。 第二题。 1+3=? 第三题。 2x4=? 而在徐云对面。 双手负在身后、一脸凝重的威廉·惠威尔,嘴角微微翘起了那么一丢丢: 我说的可是剑桥入学试题,剑桥的附属初中也同样是剑桥啊…… 第235章 又一位历史大佬 说起1+1等于几这个问题。 很多人在想到答案2的同时。 脑海中可能还会冒出一个词儿: 哥德巴赫猜想。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1+1=2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东西。 但实际上呢…… 这个说法同样是一个传播度很广很广的误解。 1+1=2是一个公理,不需要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并不是为了证明1+1等于一个数字2这么简单。 哥德巴赫猜想的真实意义是: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用2表示)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用1表示)的和。 比如12=7+5。 当时说陈景润证明了1+2,是指他证明了一个足够大的偶数,可以表示成或者两个质数的和。 或者一个质数(用1表示)加上两个质数的积(用2表示)。 比如100=23+7x11。 徐云上辈子认识一个数学系专业的朋友,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和徐云吐槽过这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