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臭水潭变湿地 (第2/4页)
晚安,挂断了视频。 …… 苏醒深呼吸了一口气。 她觉得今天何老师讲课的节奏似乎又快了,简直就是个没得感情的讲课机器! 两个多小时的补课时间里,她的脑子一直高速运转,才能跟上何煦的思路。 现在她暂时不想刷题了,她觉得自己的脑子需要放松片刻…… 于是,她拿出了已经有好些天没碰的数位板…… 今天画点什么呢? 她想起了前世的一个大学室友,在一次寝室夜聊时跟大家谈起的她的家乡…… 那位室友是晋省永市人,在永市的东北方向,是晋省最大的淡水湖伍姓湖,以伍姓湖水面为中心,形成了晋省乃至整个华北半干旱地区罕见的一座大型湿地。 伍姓湖有很悠久的历史,是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源于舜帝后裔五大姓氏——虞、姚、陈、胡、田居于湖边而得名。 唐代曾有13位诗人在著作中赞美过伍姓湖美景。 在一些历史文献中,古时的伍姓湖更是可以与一些江南鱼米之乡媲美。 然而,曾经那些文人墨客笔下烟波浩渺、风景如画的伍姓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惨遭破坏…… 那时,上游多处拦坝蓄水,周边地区大面积开采地下水,伍姓湖渐渐干涸。 后来实施黄灌工程,伍姓湖蓄水量渐增,但因上游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和发电厂粉煤灰堆积等因素,伍姓湖污染严重、水体恶臭、湿地萎缩、成了一处巨大的臭水潭…… 2007年,当地官方将伍姓湖生态治理工程立为了永市重点工程项目。 201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