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2/4页)
了,李明蕊这种做好事经营名声的法子,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若是旁人这么做,徐婉宁看个热闹,半个字都不多说。 但若好处让李明蕊占了,她还真觉得便宜李明蕊了。 徐婉宁便提议,不如干脆出一本诗集。 反正在坐的闺秀,哪个不是读书识字过的。 诗集最后面几页,还可单独列出各位闺秀捐款数目。 到时候诗集刊印出售,又是一笔银子,同样可以捐出去。 一起做好事,一起扬名,谁也亏不着。 徐婉宁很庆幸,大魏的民风尚算开放。 像是前朝,闺秀们不要说是诗句,便是只字片语流传出去,都好像名节受损一样,哪里实施得了她的办法。 “这个好!”户部尚书家的姑娘率先道。 她与李明蕊交好,禁不住推了推好友:“说句话呀?今日可真是集思广益,嘉宁县主聪慧,我等不及。” 便是连看徐婉宁不顺眼的萧欣荣,也不禁蠢蠢欲·动。 她虽然不擅诗词,但找人捉刀写一首好的却是可以。 到时候刊印出去,后面还有捐款数额,做好事又留名,家里人也跟着沾光。 其他的闺秀,也或多或少有这个想法。 众人已经忘记了李明蕊才是捐款的发起者。 一致想让徐婉宁总揽诗集整理刊印的事。 在场的,还有第一次受邀到国公府的商家闺秀。 她们被家里嘱咐过要低调做人,但自己的诗入了书,家里父兄从商想逗不敢想的事,若是她们做成了,多长脸啊! 反正家里缺什么也不缺银子,多捐! 一定要多捐! 徐婉宁日常捐钱给慈济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