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4 罢免 (第2/5页)
平静,接过裴炎跟岑长倩签字后的诏书,淡淡说道:“你可以回家了,你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朝堂了,非是你我个人恩怨,而是你的思想已经落伍了。” 李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说道:“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进,礼部向来出使臣,但你治下的礼部,没有王玄策这般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也没有如苏秦、张义通晓纵横,利用三寸不烂之舌为大唐帝国争取利益之人,更没有如班超般隐忍三十一年,尽忠为汉,在西域开疆扩土之臣。身为礼部官员,无论是身在朝堂、还是身处他国,都应该善揣摩、通辩词、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应该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开合有度、纵横自如。但你治下的礼部,如今只知道躺在上国臣子的光环下,为他国着想,而不是为我大唐所着想,所以,现在你已经不适合朝堂了。至于对你的处置,你可以在陛下回来之后,再去找他。” 说完之后,李弘便把刚刚被门下、中书签发,自己加印的诏书扔给了一脸呆滞,不敢相信眼前发生一切的戴至徳。 “吏部李义琰。”李弘继续低头,手在文书上不急不缓的写着。 “臣在。”李义琰无奈的看了一眼,还处在震惊中不能相信的戴至徳,起身回道。 “即可调荆州长吏入朝,暂代礼部尚书一职。”李弘把门下、中书签发的诏书加印后,扔给了李义琰。 “臣遵旨。”李义琰接过说道。 “殿下,臣有异议。”戴至徳渐渐缓过神,看着李弘说道。 “现在没有你说话的份儿,等我处理完正事再听你废话。”李弘头也不抬,继续挥笔在纸上写着。 写完后然后交给了芒种,说道:“火漆封好,立刻送往洛阳。” 中书、门下拟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