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2/6页)
他对打。 那位被唤作润之的青年儒生,年刚过二十,已经及冠,身着白色锦缎直裰,头戴白玉冠,面相英俊斯文,双目清明,举止间从容贵气尽显。 他瞥了眼孟思修后,才看向谢瑜,语气淡淡道:“这位兄台,在下谢润之,吾虽不知你二人又何仇怨,但得饶人处且饶人。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我看此事就此罢了,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闻言,谢三郎几乎要气笑。 真想不到,竟然会在此处,此时,遇到他的大堂兄,大伯谢文睿之独子,宁国公之嫡长孙。 这世界真小。 不过眼下,这谢润之先自报家门,显然是想用宁国公府来弹压他,若换成是别人,今日恐怕就要被他镇住了。 毕竟自古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民不与官斗,得罪寿宁侯府已经不可避免,再得罪宁国公府,对于一个好不容易从地方奋斗到中央的草根来说,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可谢瑜不会。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穿布衣的也不惧穿锦缎的。 谢瑜茕然一身,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全靠自己努力和谋划,基本没沾过谢氏宗族和宁国府的一丝光。 从昔日分家庶子,到如今的国子监贡生,个中心酸,只有谢瑜自己和他的至亲家人知道。 而这些人,才是他奋斗至今的动力。 在力量不足时,许多事情他可以选择忍耐无视,但人都有自己的底线,龙有逆鳞,恰好家人便是谢瑜的软肋。 就算在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里,也要讲究个前因后果,师出有名。天子脚下,皇城之内,苏落日平白无故被飞来的马车撞到吐血,可那车主人孟思修,却连下车瞧瞧的意思都没有,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