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 (第4/6页)
李彦毫不怀疑,内卫一旦也使用类似于公使钱这样灵活变通的钱财,日后李治绝对会从这条入手。 再有功劳,一个贪腐罪责,也能把人撸下去。 这位圣人在规则之内坑臣子的手段,炉火纯青。 所以既然安氏有胡商的路子,他当然要好好运用起来,手下不该碰的钱不要碰,宁愿自己去赚。 叮嘱完安神感后,李彦看向郭元振:“元振,你也是今科赶考的士子,我的同窗好友康达,就交给你了。” 郭元振微笑起身:“请李机宜放心,我打听了不少考官的喜好,还以为用不上呢,康小郎君来了可太好了!” 李彦笑道:“你的科举水平,我是相信的。” 这话真不假,郭元振出身平平,文化水平也一般,可历史上的两年后,他会以十八岁的年纪考中进士。 那不是明经科,是几乎轮不到外地人染指的进士科! 贾思博知道了,得羡慕死,大唐无数诗人才子知道了,除了王勃外,都要捶胸顿足。 凭什么啊! 奇怪的是,郭元振十八岁高中进士,可以说春风得意,但以进士及第的功名,在一个穷县干县尉。 一干就是近二十年,都没有得到升迁,比狄仁杰还惨。 所以李彦有理由怀疑,这是主考官的套路。 外地考生都觉得,进士都被长安二馆六学包揽是吧,那我们就录取几个穷地方低出身的,以示公正! 郭元振中了大奖,成了考官故意树立的一个典型,可能也与他会揣摩考官喜好有关。 但中了进士后,后面的升官提拔,还是按照家世背景来,有名无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