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让和尚交税,比杀了他们都要难受 (第4/5页)
,师父对于佛门还是很有好感的,但肯定不喜欢,这些和尚让人看了火大……以你的权势,将来等太子登基,真要厌恶佛门,莫不是要如周武帝般推行灭佛?” 李彦摇头:“那个行不通,灭佛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以现在佛门的流行程度,在普通百姓和许多高门贵人心中都是根深蒂固……” “再加上宗教之说,越是压制,越会激发人的逆反心理,不断有人去崇尚,无论怎样灭佛,必定死灰复燃。” “有些佛门高僧也确实是慈悲为怀,令人钦佩,堵不如疏,灭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再威奇道:“听这意思,你还有别的法子?” 李彦确实有了想法。 他想让佛门纳税。 分田其实无所谓,百姓都分田,但拿了朝廷的田,这税收自然是逃不掉的,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也就是说,拿到田以后,一年后必须要缴纳两斛小米,三斛稻子,算是租赁税,后面还有许多税目,根据田地的性质不同,税收也不同。 可佛门却不纳税,无论占多少地,都不纳税,有度牒的僧人还能免去徭役,如此才成为了国家的毒瘤。 所以必须要让佛门纳税,五十岁以下的僧人道士,每年交纳四匹绢布,尼姑和女道减半,其他杂役与百姓相同。 等到了五十岁以后,再免除赋税杂役,因为年老精修的人,尽为人师,这样道教和佛教的典籍益处,才会发挥出来,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这个法子不是李彦原创,而是历史上一名唐朝官员的建议,根据那位官员计算,如果真的实施,全国僧人所交纳的赋税,不低于全年赋税的三分之一,如此一来,国家富足,苍生的大害也将除去。 皇帝十分心动,然后否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