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使节团 (第2/6页)
写成奏章上禀:“臣以为冷瘴之害,正是大非川之战,我唐军大败的主因,非战不利,实乃不得地势!” 李治露出沉吟之色:“冷瘴之害……薛将军避战……” 大非川之战十万唐军全员覆没,有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勋贵子弟郭待封,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行动,提前率粮草辎重出发,被吐蕃大军围住。 第二个原因就是薛仁贵没能及时救援,其实就是中了高原反应的招。 大非川之战的战场海拔,在3600米左右,薛仁贵不知厉害,带领从内地来的部队,一上青藏高原就狂飙突进,犯了大忌。 结果在后方辎重部队,被吐蕃大军围歼时,薛仁贵所率领的前锋,居然眼睁睁看着,按兵不动。 所以归朝后李治大怒,斥责薛仁贵【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尔】。 打了败仗可以,但你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吞掉,自己却不去救援,绝对容忍不了。 这点李治还真没错,如此行径太恶劣,可薛仁贵也冤枉啊,他根本不是报复友军,他就是动不了。 中过高原反应的都知道,心跳加快,力不从心,知道该往前走,腿就是迈不动,正是薛仁贵前锋军队的症状。 薛仁贵自己都懵了,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无法动弹的反应,最终用星象来解释,说老天爷要他失败。 李治那时震怒,将薛仁贵贬为庶人,此时看了安元寿的奏章,描述了冷瘴之害,不禁半信半疑起来。 考虑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