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 (第3/4页)
声转移了话题,暗暗觉得长得黑还是有好处,起码脸红不容易被发现。 顾淳当年安慰他们的话,倒像是一种奇妙的预言。也许是他看的太透彻,给彷徨不安的灵魂指出了一条通路,亦或是那些话像埋在心间的种子,日积月累地汲取养分,终是冲破土壤层,向更高远的天空伸展了。 忙了一整天的公孙瑜终于赶到饭桌前,几个人有说有笑地大吃了一顿,便各自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倒不是没有不舍的情绪,只是人长大了,便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短暂或长久的离别,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等待下次重逢,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顾淳还有政事在身,便没来一同吃晚饭,却偷偷送给了公孙瑜三个信封,说是到了南疆,如果想家,便拆开看看聊以慰藉。公孙瑜被酸了一脸,心道这书生到底是书生,就算当了帝王,心里还是那股子腻歪劲儿。 立冬后的第三日一早,公孙瑜便动身前往南疆。此行知道的人不多,但谢兰还是放心不下跟了过来,说自己早些年在汝南州呆过一段时间,必会有所帮助。公孙瑜拗不过她,只得答应。 一行人扮作一支小商队,驾马行至沧江,便一路乘船入了汝南州境内。 公孙瑜托人给汝南王传了信后,便决定在最近的镇子上修整一晚。她与谢兰早已换上了当地姑娘常穿的衣裳,一是入乡随俗,二是避人耳目。两人在屋里吃了点东西,公孙瑜还临时抱佛脚,跟着谢兰学了几句当地方言。 一路沿江而下,看着壮阔山河的时候,公孙瑜心里都是如何争得汝南王屠越这个盟友。此时真的彻底离开了淮州,竟突然明白了诗里所写,看的是同一个月亮,却不在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