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0 (第3/4页)
难的样子,拐弯抹角地讲了一大通难处,公孙瑜静静地听着,直到最后听见“樛千德”的名字,才不动声色地在心里记了一笔。 “邺都失守,朝廷南迁之事,说来惭愧,”公孙瑜淡淡笑道,“但祖辈传下来的礼义,我们倒是一分不少都带了过来。君视臣以礼,臣视君以忠,有些线不可逾越。我朝与汝南州交好数年,遇到这种事情,总是要帮一帮的。” 她缓缓掏出一块玉佩,道:“这是陛下的信物,君王之诺,重于九鼎。” 屠越眼睛一亮,但碍于身份,不可喜形于色,仍是客客气气地还了礼。 一番密谈后,屠越亲自把公孙瑜送了出来,汝南王神色如常,外人也不知他们讲了什么事情。这边揣测之声渐起,公孙瑜倒是在桂平城住下,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整整一周,都有意无意地在王庭附近逛上一圈儿,甚至结识了药馆的老板,像是对南疆的药学颇有兴致。 第八日一早,公孙瑜便又去了客栈所在的那条街尽头的小药馆,一直到晚饭时间,谢兰过来接她回去,才恋恋不舍地出了门。 公孙瑜刻意四下张望了一番,才低声道:“今日屠越可有派人去客栈?” “没人来,”谢兰无奈地回道,“要我说,这汝南王真是太过精明了,一丝一毫之利都要握在自己手里……” “慎言,”公孙瑜打断道,“他有他的打算,我们……再等等便是,我可不想白来一趟。” 谢兰从善如流闭了嘴,跟在她身旁一同回到了客栈。二人进了里间,插上门栓,谢兰才换了一副语气:“我这戏可演的越来越好了,老板,加工钱吗?” 公孙瑜笑道:“可,等鱼上钩了就加。” 谢兰撇了撇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