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 (第3/3页)
直后背,拒不接受这种解释,说:“印刷的内容可以当场检查,没必要带回去。” 李僵为难看向石秦,石秦知道拿他们没办法,余光瞥见焦棠他们,一拍掌,道:“行,省厅的领导也在,咱们几个人就在这儿检查这些材料。”他大概心里暗喜,正好省了局里分配警力来看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董腾飞哇地叫出声,他是体育生,读书写诗这玩意,他不在行呀。 可没办法,四人只得坐下翻阅成堆的旧卷,宋聪在旁边充当解说员,解释哪本诗集是什么时候编的,哪首诗是谁人所写。 油墨扑鼻的诗集上,焦棠一目十行,有些诗句晦涩难懂,狗屁不通,她便只挑字眼看,如果没有特别关乎死者体貌或死亡状态的,她均撇下,有些诗句通俗易懂,她便快速浏览完,简单分了个类。 在浩瀚的文字里寻找凶手信息,无非是期望从中找出是否有人曾表达过杀人的意图,或是否有渲染仇恨、极端思想等负面情绪的字句。 苏雅偶尔会指出一两句,如“冰冷的世界,行尸走rou的人在跳舞……”或“今夜我为生存在这片土地的人羞耻,我恨他们的冷漠……”诸如此类有报复社会倾向的句子。石秦也会认真地一一登记下,大声盘问宋聪,写诗的人真实信息。 可焦棠不认为两起案件与报复社会有关系,因为它充满隐蔽、神秘的气息,凶手试图向公众表达的情绪与想法,并不是强烈的抗议,而是一种近乎冷静的感受。 无奈大部分学生的诗作都有经天纬地的魄力,对社会、对国家、对教育体制、对文学,都有严苛的想法,于是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愤怒。表面上看,确实有“报复社会”倾向,可本质上只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尖酸刻薄”,一种别致的历史责任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