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皇权大握  (第4/4页)
德、才能三者并重,品级越高,起点越高,升官越快,品级低下,则受人轻视,升迁也慢。    看似这种制度就是察举的规范化,让世家权力变得更加明显,但杨赐注意到了,审查、考核、监督、惩戒、定职等等一系列措施,都由皇帝指派尚书台官员担任。    所以这新设的尚书台,才是关键。    这是与历史上九品中正制极为不同的一点,中正可以评定,却无最后的决定权,若有不公,立刻罢免,永不录用。    如此一来,官员虽然还由世家子弟担任,但权力无形中已经转向皇帝。    对此,杨赐先是心有不甘,但仔细一想,反倒觉得这是长远之举。    毕竟对于不想造反的世家而言,家族的延续才是重要,只要有才能的子弟能够出仕,一展抱负,受皇室制约也是应该。    杨赐老成持重,再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考核惩戒制度,猛然醒悟,太子此时改革,还有一个关键用处。    袁氏一脉的官员虽然心向袁家,但他们本身并没有犯错,统统拿下,师出无名。    可九品中正制一出,所有官员都将受尚书台监察,考核品级。    这家世倒罢了,道德和才能两方面,还怕挑不出毛病?    即便无可挑剔,那给个二品,将其升入中央,赐下闲职,权力也被剥夺了。    贬官罢官,明升实降,一场官场大地震,就随着新制度的诞生,消弭于无形,还能将之落到实处,尚书台定下权威,太子皇权大握,无上地位。    这一刻,杨赐算是领教到了什么叫帝王权术,心中又是惊惧,又感钦佩,最终拜下:“殿下英明仁德,弘农杨氏,愿效全力!”兴霸天的诸天我为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