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3/4页)
古骜从前于书院所汲取之知识,都是从剿匪的一个“剿”字、和一个“匪”字着手,可是那学问再精巧严密,却都像七巧板拼凑起四正方圆,怎么都缺少最后一块…… 古骜看着手中竹简,原本腹中无数的线索一瞬间纷繁而出。 越往下看,古骜越是震惊,只感到心间一团火一点一点地上升…… 不错,承远殿中的浩繁卷帙堆案盈几,只记载了当年大明天王之匪事,又记载了如何剿匪的关窍,可是对于有一个问题,却如失语般,避而不谈。 承远殿中只是记载说,最初之时,所谓大明天王还不是大明天王,只是一个穷书生,曾落草为寇,被郡守剿得只剩十八骑,冬日里逃入狼山,见大雪封山,于是郡守就撤兵了。可是等开春再来的时候,穷书生已经从山中拉出了一万人的队伍,而等太守上报朝廷,请求援军的两个月间,穷书生又已经发展出了十万人的兵马,打出了大明天王的旗号。 古骜还记得,那位太尉留下的兵法中,如何剿匪一节斐然成章…… 比如一开始郡守对于匪数都乃瞒报,会尽量说得较少,结果等朝廷的援军到达,根本赶不上流寇之数。 于是发展出了许多剿匪的不二信条: 诸如,株连流寇九族,参与者凌迟处死。 ——这样许多人即使被饿死,也不会去做流寇。 诸如,防止流民聚集,聚集形同谋反。 ——这样虽然有蛮横之嫌,却可以防患于未然。 诸如,一旦粮荒,就在城外设粥场,由兵甲护卫。 ——这样即使粥汤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