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尘埃落定 (第6/9页)
重要了,皇帝和大臣都一样,活的无非就是一张脸面,脸面给足了,君臣皆大欢喜。 于是,朱元璋又不甘不愿的狠狠责骂了萧凡几句,然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将他赶出了皇宫。 第二天,燕王朱棣的哭诉奏本被朱元璋批复后发回,朱元璋在批复里不轻不重的训斥了朱棣几句,说他品行不正,误交匪类,识人不明,纵属为祸云云。 这道批复大出朱棣和满朝文武的意料之外,朱棣接到批复后立马成了哑巴,老老实实的待在别院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门谢客。 而参劾萧凡的那些御史言官见朱元璋竟是这个态度,也都纷纷闭上了嘴。 洪武朝是皇权最为集中,皇帝最为独断的时期,不像明朝中后期,言官们与皇帝一言不合就敢顶撞,如今敢跟朱元璋顶撞叫板的大臣实在很少见,既然天子的态度如此不咸不淡,谁吃饱了撑的还敢上奏本参劾萧凡? 与大臣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的冲突,谁也不会为这种小事得罪了皇帝。 而萧凡的死对头黄子澄这次却是一言不发,半句表态都没有。 在黄子澄看来,藩王是外患,萧凡是内忧,如今外患和内忧互相掐上了,这属于狗咬狗,一嘴毛的性质,此事正中黄子澄下怀,非但不该阻止叫停,反而应该鼓励提倡,弄死一个朝堂就清净一分,最好燕王和萧凡同归于尽,整个世界就安宁了。 萧凡和朱棣也不傻,当然不会让这老家伙得逞,吵吵了两天之后,两人便各自偃旗息鼓,不再出声,仿佛完全忘记了这码事似的。 喧嚣尘上,又风平浪静,朝堂永远这般重复着。 ****************************************** 春日渐晚,阡陌花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