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25节 (第4/6页)
理实验室,因为实验室的新设备、材料都已经到位,已经可以开始实验了。 王浩对物理实验室的项目还是非常重视的。 在离开首都大学时,吴晖也和他说了说交流重力研究的问题,其他两家大型实验室都已经开始了第一轮实验,甚至进入到第二轮实验,而物理实验室还没有正式开始实验。 这个时间差距大概在半个月左右。 “正常来说,像是这种对比研究,十几次实验就能够有结果。”吴晖说的很肯定,“最多也不超过二十次。十几次实验,就能提供很多数据了。” “以超导实验室的效率来说,估计最快三个月就能完成,最迟也不超过半年。” 这是吴晖的原话。 王浩也产生一种紧迫感,知道物理实验室已经准备好,马上就过来参加实验研究。 物理实验室,主任办公室。 何毅正忙着整理资料,并通知所有人准备会议,他问向王浩,“今天就开始吗?可是,科学基金那边的专家团要来,我们不招待一下吗?” 王浩不在意的道,“招待什么?他们就是走个过场,我们的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科学基金的专家团是来考察的。 实际上,他们派出的并不是专家团,就只是几个人到物理实验室看看,记录一下、走个过场。 项目已经内定,肯定会被审核通过。 但是,规则就是这样的,审核大项目之前,科学基金会必须要派出专家团的人来。 王浩可没有心情招待基金会的人,他赶紧让实验室的人都过来,组织大家召开讨论会,先论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