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8节 (第2/6页)

概以为是什么最新的科学研究,看到内容以后,马上就进行了转载,甚至还加上了一些奇怪的标题——

    《科学家发现空间湮灭力!》

    《物理学界最新进展,湮灭力,引力的微观诠释》。

    《这将会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物理发现》。

    ……

    ……

    这么多震撼的标题一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新专业的学者点进去却发现只是一篇翻译自中国的文章。

    文章的原作者是王浩,放在数学界也有点名气,但根本和物理完全不相关。

    所以什么‘科学大发现’都是假消息,或许原作者也就是写一篇物理畅想文章而已,结果就被认为是大发现……

    他们只能吐槽小媒体太不靠谱。

    其他的学者看到消息也只是一笑而过,但是有相关的学者看到就想很多了。

    比如,芝加哥大学的亚历克斯-布罗恩教授。

    亚历克斯-布罗恩在著名的费米实验室工作,是hypercp实验,也就是研究‘cp破坏’的主导者。

    hypercp实验,每一次都能制造出海量的科西超子,来帮助发现科西超子衰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cp破坏’问题。

    布罗恩是坐在办公室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微观物理:空间湮灭力》的翻译文章,他最开始只是看了一眼,还觉得内容很有意思。

    但是仔细深入一想,顿时用力绷住了神经,还马上找了一下王浩的资料。

    看到对方是个纯数学学者,才长呼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许多。

    如果对方是一个出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或是相关研究的参与者,再能拿出什么有力证明,就会是对于hypercp实验的重大打击。

    文章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