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4页)
到这件事是周明田做的,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毕竟,在他周明田做纨绔子弟的时候,再不正经的事情,碰到周二少爷,也能被他玩出花来,而当周明田造反成功做了皇帝之后,这种现象好像、可能、大概、一定是变本加厉了许多。 比如说,登基大典上发生的那些事情…… 咳咳,这个不消多说。 反正令后世人捧腹大笑的是,名震中外、几乎成为这片大地上生存的人们的代名词的大周,身为开国皇帝的周明田颁发的第一部 圣旨不是关于什么民生民心,又或是帝王祭天,或是封赏功臣宗室,或是数落前朝罪名的圣旨,而是,让登基大典当天扰乱行程的三千余名太学生,北行助阵,上战场! 还当真是君无戏言。 登基大典的随口一言,没人会想到这是明田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时人大多以为这是明田为了报这些学子扰乱他的登基大典的仇。 是的,没错,在学子自燃一事结束后,明田直接扔了那被礼部近百个官员熬夜三天三夜编造出来的写着一番新帝登基大典上该上告天地、下敬祖宗的言论的黄布,头也不甩地带着文武百官浩浩汤汤地回了宫,上朝。 整个登基大典,前后不过花了一个时辰,堪称史上耗费时日最短、同时留给后世最多趣味性故事的一个登基大典。 明田执意结束这半吊子登基大典时,也不是没有一些守旧的老臣要出来阻拦,但明田不过招招手,身前就涌出了千名上过前线、喋过血的硬汉开道,几乎算得上是硬生生地簇拥着文武百官进了宫,入了金銮殿。 从没见过血的一干言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