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3/4页)
这一年暑期,柳晓静照例参加了勤工俭学。一听到这个好消息,就把自己挣的钱寄了回去,说给侄女儿买件花衣裳穿。 * 一恍,两年过去了。 家里的生活也日渐好转起来。 暑假一过,十九岁的柳晓静读大四了。 这时候,课堂教学少了,课外实习却多了。 学校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做了实习安排。她和许玉华等同学,都去了某军工厂参加实习。而肖建晖却被分到了中科院下属的某研究所。 那家研究所具体叫啥?说是保密。 她隐隐觉得,可能和核心机密有关,就没再多问。不过,与肖建晖见面的机会却少了很多。 这时,时间已经进入了一九六六年。 距离那场运动也越来越近了。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她提前一年参加了高考,毕业分配恰好赶在了运动之前,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她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也很看重她。虽然,她对社会活动不太积极,可思想上也不算落后。 带队的实习老师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一批毕业生会全部进入军工企业。 这正是她想去的地方。等运动来了,那里受到的冲击会小一些,也相对安稳一些。当然,作为一名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服从组织分配。 临到毕业前夕,一个工作组进驻到了学校里。 一批业务能力强的毕业生,被单独叫去谈了话,其中就有柳晓静。 她注意到那个吴组长,问得很详细,甚至连她小学时代的事情都问到了。她有些纳闷,可对毕业生的各项审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未太在意。 六月底,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