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29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11) (第5/5页)

利透骨,曾布觉得有些尴尬,其实他也是为苏轼的名声大损而幸灾乐祸,却没有去想周南那里的事。

    曾布跟随王安石日久,知道他的性格。王安石虽然很欣赏苏轼的文采,但对其放达而不顾于下的言行却是颇有微词。从学术上说,王安石推崇孟子,对‘民’是很看重的,而苏轼以及其父其弟的学术,在王安石等人看来,却是近于纵横苏张一流。

    干咳了一声,曾布提议道:“不管怎么说,苏子瞻挡回了周南的脱籍申状。韩玉昆肯定是失望不小。他那里是不是要安抚一下。”

    “周南就让她脱籍好了,教坊司不缺她一个。不过现在此事闹得太大,不宜有所动作。过几个月风声小一点再说。”王安石笑了笑,“天子其实也知道这一桩公案,当是有成人之美的想法,届时让韩玉昆自己上表请了天子恩典就是。至于安抚,章子厚会做的,子宣你就别管了。”

    “是!”曾布点头应承下来。“对了,”他又向王安石问道,“元泽应该快到了吧?”

    说起最得意的长子,王安石的脸上就添了点笑意:“应该就在这几日!”

    注1:这一段出自苏轼熙宁四年二月的奏章。因为本书中,免役法已经提前实施,所以这份奏章也便提前出台。

    ps:看了下书评区,说俺在前一章抹黑苏东坡。但苏轼阻人赎身脱籍,并非杜撰,而是史实。在他任杭州通判的任上,先有一个老官妓请求脱籍,他的判词是‘九尾野狐,从良任便’,而当杭州教坊中花魁也想趁机赎身的时候,他的判词就是前一章中出现了那段,‘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论人品苏轼并不算差,至少比他的弟弟好,但他是个标准的士大夫,不要指望他能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cuslaa的宰执天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