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21) (第4/5页)
人的才智,如果不能在雨季来临之前将船只打造好,他们决不会多费手脚。 “此事到底查实了没有?”李常杰亲自询问着从北岸回来报信的哨探。 哨探磕了一个头,道:“回太尉的话。已经查清楚了。宋军怕被我们发现,将船场藏在的漯河入富良江的河口上面一点的芦荡之后,那里本来就有几个深水塘,是北岸的渔家置船避风的地方。” “这怎么可能!?”统管水师的主帅阮陶立刻在边上大叫起来,“铁钉、桐油、麻絮、绳索在,这些造船的资材从哪里来的?!船匠又从哪里来?” “宋人缺这些东西吗?都不占多少地方,从北面运来都方便。更不会缺船工,永安州的船匠有一多半是汉人。”李常杰摇了摇头,这时候对于水师,也不便多加斥责,又问道:“船场中的船只形制如何?” 哨探猛的磕了一下头:“小人无能,宋人的船场守卫森严,都潜不进去。但船场中有不少人,夜里更有不少木排从漯河上游放下来。” “新砍下的木头能造船?就是房梁、棺材,都应是将木料放个三五年,晾干后才能用吧?”李常杰的幕僚皱着眉头问道。这也算是常识了,汉人也好、交趾人也好,许多人在上了年纪后就开始为棺材寻找上好木料,往往一放就是十几年几十年,没说用新鲜木料。 这次是阮陶帮着解释:“就是用新木头造船,如果只准备用一两个月,就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样的船造不大,造得大了,一下水,船板就会给挤歪掉。” “也就是说,宋人只能造小船?”李常杰眼睛亮了。 “若是打造五丈以上的大船,等他们将船造好都不知是什么时候了!”阮陶说道。 “宋人不会与我们在江面上硬拼,若是几百艘船连夜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