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七) (第4/5页)
地方上的都转运使能比,有过三司使的经历,就代表着有了参与掌控国家全局经验,韩冈眼下缺的可就是资历。 韩冈一切都很清楚,但他还是没有兴趣。 一直以来,机会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落到眼前的大饼,里面到底有没有钩子这件事当真不好说。章惇当不至于害自己,但吕惠卿那边就难说了。 韩冈又低头看着桌子上的菜碟。自己与吕吉甫的关系,从来就没好过。所以韩冈都不问吕惠卿到底是怎么想的,章惇也聪明的不提吕惠卿的事——尽管如果韩冈打算接手三司的职位,没有吕惠卿根本不可能成功。 “以小弟看来,三司使一职还是以李奉世为佳。他曾做了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又去河北、陕西、两浙担任过察访使,而且免役法的首倡者便是他,”韩冈说到这里就抿了抿嘴,嘴角流露出一丝讽刺的笑意。 如果李承之的任命当真能从天子面前通过,朝堂上的风向其实能转过来一点——政治意味很深。不仅是对沈括指责役法的言论的反制,同时也能通过李承之,从政事堂那里,将属于三司的财权抢回来。 原本在王安石当政的时候,中书的权威横跨军政财三方面,这也是为了易于推行新法。不过现在是吴充担任宰相,集中到他手上的权力,也就变成了用来狙击新法。 针对三司的财权被中书所侵占的现状,由做过检正中书五房公事、熟悉政事堂内部事务的李承之做三司使,当然是个上佳的选择,因为他足够了解对手,这一点是韩冈也比不上的——他在中枢的经验太少了,一个军器监说明不了什么。 章惇没有办法了,韩冈说的这些,他难道没有考虑过?正是因为他权衡了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