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 (第2/5页)
等的三十年不是白等的,三十年积攒下来声望已经转化为根基深厚的撑天之木,而自己只是缠在树上的藤蔓而已。 可笑自不量啊! 吕升卿这两天看着兄长心情不好,跟着在身边说些话来转移吕惠卿心头的烦躁,对于始作俑者的韩冈并没有好话,“可笑那韩玉昆,先是设法将王介甫请回京来,现在又张罗起让张载入京的事,难道不知道这两位虽然地位差距极大,但在儒门中都算是一脉宗师,大道根源则是南辕北辙,冰炭不能同炉。” 吕惠卿眼皮子动了动,其实他是不服气的,张载跟他分属同年,怎么张载就是宗师?他吕惠卿也同样在经义上成就非凡,不过是被王安石的光芒所掩盖了。 “而且韩冈直接举荐张载判国子监,这根本是狮子大开口,根本不可能成事。国子监祭酒、司业谁都不能指望,依照故事,国子监长贰之位极少授人。就算再大的名望,也只能做判监。”吕升卿说得兴起,“不过判监也不是这么好做的,当年的名儒胡瑗,被范仲淹举荐到国子监中之后,只是担任国子监直讲的一职。” “韩冈为人多智,吕大防是个沉稳如山的人,王珪则是滑不留手,他们三个哪里会犯这等错?明明白白的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刚刚在韩冈手上吃了大亏,前面还有板甲、飞船之事,韩冈的心术手段,吕惠卿早就领教过了,倒也不会认为是他糊涂。 吕升卿闻言发了一阵楞,然后叹道:“……那以天子的心性,张载还真是入京定了。”接着有勉强笑起来,“想来王介甫入京后,听说自己女婿的作为,脸色必然很好看。” 吕惠卿没有笑,他怎么可能为这等事开心。 要不要直接阻止张载上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