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0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 (第5/6页)

,随口道:“王相公本有意以经义策问替换掉进士科的诗词歌赋,以玉昆之才,当有用武之地。只可惜让苏子瞻给搅和了。”

    “什么!”韩冈猛然惊起,“竟有此事?!”

    王厚奇道:“玉昆你不知道?哦,对了!这是半年多前的事,你那时正好在病着……就在当时,王相公上书建言,要兴学校、改科举,弃诗赋而用经义。官家可都让二府、两制还有三馆众臣一起议论了,命人人都要上札子。东京城内沸沸扬扬,国子监中人心惶惶,天下都传遍了,你说有没有?!不过最后让苏子瞻的一本奏章否了,此事也便不了了之。”

    “是吗?…………”韩冈声音低沉下去,暗自揣测着王安石的用意,此举又会给政局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改科举、兴学校这两条很好理解,就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人才——变法的人才。而苏轼会反对,也不难理解,他毕竟是以诗赋出名,也是靠诗赋考上的进士,交好的友人、弟子都是以诗赋见长。屁股决定脑袋,哪个时代都不会变。

    韩冈愿意拿脑袋打赌,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互为政敌,但他绝没有在科举改革上与王安石作对过一句。为何?还不是因为他是陕西人——不擅长诗赋文章的陕西进士。只是若想对此事进行更深一步判读,还要把王安石和苏轼的奏章拿到手上才够。

    王厚见韩冈突然不说话了,问道:“怎么?还在想诗赋改经义策问的事?”

    韩冈抬眼对王厚说道:“我在想王相公为何要改科举。”

    “为何?”

    “因为人才难得。变法之要,首在得人。而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