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77节 (第6/10页)
那主要是研究了平安镇周边的水土来编的,现在要编一本能适用于大启全国水土的农事书籍,就需要在那基础上再令花些功夫,研究研究大启地理、山水、植被等分布情况。 这件事对一般人来说的确有困难,比如要找齐大启朝堪舆图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地图是大启机要文件,包括一境里面的山川水文等情况,那是不可能对外公开的。 但叶峥现在身处治国理政的最高学府,翰林院,又有太子发话让他辅助四皇子修书,这四皇子在诸皇子里的确不显,但再不显人家是明光帝儿子,怎么得也拥有远超一般翰林学子的权限,叶峥要进入放这些机要数据的储存室里,还是很轻松能办到的,只要他不把这些东西带出去,在里头随便看根本没人管他。 开始半个月叶峥几乎天天泡在机要室里,后头就不常去了,他嫌每次去都要签了名要搜身麻烦,干脆花点功夫多看翻看一些,把那些地图啊数据书籍啊什么都记在脑子里,靠着过目不忘的记性,晚上回家就默出来,放家里看,省得一趟趟跑进去折腾。 好在他也知道这个行为有点擦边,没有光明正大把数据带去翰林院看。 虽没有明文规定进入机要室的学子不许背诵里头舆图书籍,但也没谁能想到真有人能过目不忘,看一眼就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线条子分毫不差地记下来啊? 一段时间下来,搭配着山河志、风物考和舆图,一副大启的地理风貌特征图渐渐在叶峥脑中成形,比如叶峥本以为京城就够北地了,但再往东北一百多里,有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往西北去,乃是一片绵延万里的荒漠地形,戎狄和羌这些游牧民族就生活在那片广袤无垠的荒漠里,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犯边打草谷,劫掠大启百姓的粮食和牛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