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豪文原配不干了 第41节 (第4/8页)
看着文章前半段对局势制度的分析,张国译却笃定,若他们国家的青年人人都如这位学生一般,那国家当真会有着光明的前途。 少年强则国强,这正是他教书育人的初衷。 张国译自认没什么本事,有生之年报效祖国的法子,也不过是耗尽这一身心血,以期教出更多的栋梁之才罢了。 就像是一颗颗螺丝钉,这时候的每个人都在用着自己的法子救着国家,那么多人拧在一起,何愁国家不兴? 我们这个民族,最最最团结了。 在陈知意交卷之后,张国译单独抽出了她的试卷,和中文系主任李友渔教授等人一起,在场诸位皆一一品读了这篇文章后,最终拍板决定,不论该学生其他科目考得如何,他们中文系都要定了这人。 其中李友渔因为曾经对那篇《说张三》的作者容与,一度生起过爱才之心的缘故,还隐约的觉得这篇文章的行文风格有点眼熟,却没想起来是眼熟谁。 但令中文系的诸位教授十分尴尬的是,这位叫陈知意的学生成绩很是优秀,除了国文拿了高分之外,其他数学地理等科目,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特别是外文这一科,这位学生竟拿了满分的好成绩。 而陈知意填的志愿单上,第一志愿正是外文系。 不过没关系,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嘛,总是分不清什么才是兴趣爱好,什么才是她真正应该走上的道路的,中文系的教授对这位学生一时的“误入歧途”十分包容,并且礼貌电联了外文系的诸位教授,含蓄的表达了想要陈知意转来中文系的想法。 初初听明白了中文系这群老匹夫,在酝酿什么想法的外文系教授们:“???” 他们外文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