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风月(剧情章) (第4/5页)
“女诸葛”的名声,进东宫以后因为母家势大,便直接封了侧妃,后来又成了宫里的江妃。 那时的局势没比如今好多少,也是内忧外患。江芸显然比皇帝聪明许多,没守着“后宫不许干政”的规矩,倒是做了不少好事情,又暗中将朝中的势力打理了一番。 自此,和瑞朝竟然隐隐有中兴之势,一时海清河晏。 到头来,江妃的名声竟然比皇帝还要大。江余后来想,祸害大概就是那时候埋下的。 夫妻本来应是恩爱的鸳鸯,只可惜她阿娘太好。江余说是大聿朝的大皇子,其实不过是皇上给江芸下的一道枷罢了。 皇上刚登基那会儿还时常往江妃房里跑,只不过请教的都是治国之道。等朝局稍稳,和瑞帝就不甘于在女人身后讨名声,无奈自个儿又没什么本事。便冷落了江芸,在别的妃嫔那里逞一逞yin威。 江余见了阿娘的辛苦,年纪轻轻投身军营。他兵法读得熟,又懂得变通,倒是挣了不少功绩。 大聿辉煌了那么多年,本就已经垂垂老矣,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救得了的?和瑞四年,大涝,苏湖一带全泡在了水里,偏偏西戎那一年水草丰茂。 西戎人是那年冬天过来的。河上结了冰,马蹄子上裹块布,护城河便同平地没什么差别了。西戎人久闻中原女诸葛的大名,自从占了边城便上书一封,要江妃做他们可汗的可贺敦,否则便要屠城。 中原人最好面子,天子更是如此。西戎人本以为天子必然是舍了一城百姓,也不愿抹了天朝的面子,哪里晓得第三天江芸便来了。不过那时候的江芸不是宫里的江妃,而是不如鞋底泥的奴籍女。 这些都是忠叔说的。 “小姐自幼诵诗书,深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