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偶尔做做就当是情趣 #120109;18вt.#120044;м (第3/4页)
怨。” 礼部侍郎连连点头应下。 李祯又去查看了祭祀出行的车辆马匹,指出需要加固的地方,再与宁无忌商讨确认此次出行线路。 常明山位于长安北门出城外六百里与新州交界之处,是当年李氏先祖发祥之地,高祖一统中原之后便在常明山上修建了祭坛以促后世子孙常归故里,祭奠先祖。 这条路历代的李氏子孙走过无数次,李祯也曾多次伴君出行,但这一次仍然不能马虎。 最重要的是因为,此次祭祀不光是为祭奠先祖,更是皇帝为即将亲征突厥以告上天神灵。 若此行出了意外,轻则帝怒责难,重则扰乱军心,战事不顺,无论如何是所有人都承担不起的。 不觉间天色已晚,李祯与宁无忌一同离宫,骑马回府。 “王爷以为,此战时机如何?”迎着夜风,朱雀街上市井烟火繁华,闻不见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宁无忌似乎只是随意闲聊。 李祯同样语气平淡,但每一句又皆是胸有成算。 “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朝,突厥人屡次犯境,我朝皆是防守不战,待到今日征讨已占正理,今岁大雪,草原干旱苦寒,寸草难生,突厥屯粮不足,然我军粮草充沛,良将精锐休养生息多时,正待沙场征敌,如此可谓占尽时机。” 宁无忌缓缓点头,面上无言,但心中早已是波澜起伏。 记得昔日门下幕僚中曾有人建言:“太子为储君,又得皇帝喜爱器重,中郎何不审时度势,良禽择木而栖,以投东宫。” 他当时只笑而不语,次日便退遣此人,再不往来,道不同不相为谋。 世人只知跟在太子门下便可安稳度日,升官发达,却不知疆场上抗敌厮杀的铁骨男儿不慕官场浮沉,只愿沙场征敌,保家卫国,只钦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