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_盛唐小女官 第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盛唐小女官 第47节 (第1/6页)

    吏部对王昌龄的任命很快下来了,安排他去当汜水县县尉,有名的虎牢关便在这个县中。

    这也是唐朝进士的基本待遇,除了留在朝中当个侍弄笔墨的闲官,进士们大抵都会安排到基层干活。

    比如当初王维被贬也是去济州当个司仓参军,顾名思义就是管仓库的。

    一代大诗人,堂堂状元郎,发配去山东管仓库,可见吏部安排职务不管专业对不对口的,让你去干你就得干。

    所谓的县尉就是管当地治安的,官职不高。

    幸而京兆、河南、太原三郡的县城都属于京畿县,待遇和其他县不太一样,重要程度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能在这种天子脚下当官会更容易被上头想起来,只要随便干出点成绩来都能升迁。

    尤其是京兆和河南这种皇帝常驻的地方,那更是有可能直接接待皇帝!

    接待工作搞好了,不就等于在皇帝面前露脸了吗?

    所以王昌龄这次任免由从九品的校书郎迁为正九品的畿县县尉,看似还是九品的小官,实际上到这里才算是正式开启自己的仕途。

    至于京畿一带的县令,那可是六品官,没点门路的人根本当不上。

    譬如杜甫他爹杜闲那样能当个奉天令,大抵是祖辈在朝中人脉不浅,杜甫便是因为他爹在任期间把全家迁到京兆杜陵,才能自称“杜陵野老”的。

    要是按他出生地称呼,估计得“巩县野老”了。

    巧的是,杜家当初举家迁到河南巩县也是因为杜甫曾祖当了巩县县令。

    一个县令就足以让他们拖家带口迁两京户口,可见京畿诸县的县官都是极好的差使!

    三娘一开始听说王昌龄只当了个县尉,还觉得当官可真难。

    等听王昌龄告诉她进士都是得熬个七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