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总要给我们留口饭吃?? (第4/14页)
券,也等于给学校创汇了! 只要是能创汇的事,就是大事要事,月薪1300美刀也没人会觉得少,黄老师还在犹豫中,就有同事领导劝他答应了,毕竟大家沟通后,再打听一下情况,发现这群港商的确是在进购大量的服装鞋帽和酒水火腿罐头等普通商品。 黄老师想不到的是,他还在犹豫,一个自称阿俊的他本家黄先生就蹦出来,抢人了,上一个出1300美刀,他出月薪2600刀,那是对标20000人民币的外汇券了。 上一个找他的虽然被斧头俊的截胡行为气的不轻,还是闪人了,貌似是得罪不起阿俊。 黄老师和另一位李老师,会这么吃香,就是因为他们不止精通大毛熊语,还都曾经在大毛熊,尤其是莫斯科留学。 就算留学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也是在莫斯科呆一两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经历! 恍恍忽忽感慨一番,黄老师点头感慨,“黄先生放心,学校已经安排好了,我也通知过家里人了,证件办下来,咱们就出发!” 斧头俊大笑,“好,今天中午我请客,也希望两位老师在这一路上,能教我兄弟一些简单的大毛熊语。” 他的货,第一批十万件棉大衣、十万双棉靴都已经快要发来哈市了,这也不是只在黑省订货,而是从北方好多个省份一起下订单的。 几天就快发来了?凑的这么快?当然是因为斧头俊用美刀和英镑结账的便利性了,各个北方大厂都是优先掏库存接这一单子的。 总共20万件或双的货物,也只花费了斧头俊二三百万港币,他轻松花得出来,内地的物价真是太便宜了。 而他十几号骨干小弟,定了大量的白酒和金华火腿等等,同样在送来哈市的路上,这群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