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我这肯定不是诽谤赵生 (第2/14页)
一二百家分店。” 就是1986年今年4月12,十一天前的事,高层宣布内地之外的资本可以全资独资进入内地了。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内地之外资本想做什么都能随意进去做,需要审核慢慢走流程的,走个一两年都不出奇。 但赵东淮的万家,性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他这都不是外资,无非是目前港岛还没回归,才多了一层港资港人身份。 当他尝试提交万家进入内地的计划书时,一路绿灯。 林正瑛震惊,“啊?追资?” 他不是不喜欢,也很想,但是港濠弯252家已经稳定开业运营,或正在买地皮买楼的连锁店,他和程龙、洪琻宝、元标等已经背负了庞大债务了。 再跑去内地一开几百家,以后可能上千家…… 赵东淮失笑,“你们可以借钱,再不然可以出让一定股份,让张帼荣、刘德桦他们也追资进来。” “按比例转让就行,这种事,一个人吃不下就多找几个朋友。” 他是第一波炒日円就大赚几百亿港币,大部分钱还正没处花呢,追资搞大建设,简简单单,只要他愿意砸钱,内地那么多中字头建筑团队。….在京上羊、山城、津门等地建几百栋地下两层、地表五层大楼而已,很难么?这种工程项目就是给中字头建筑送钱。 到时候就是一成港岛老万家商超的管理层,带过去先组建个架子,各地本地招募员工,待遇各方面,还是以港岛为标准。 薪水,当然不会说直接发4000港币以上那么夸张,4000港币月薪起步太夸张,会搞乱市场的,清洁工都4000港币?各种假期送日常百货福利爆炸。 那什么高校讲师、研究员、高科技领域人才,得有多少人会被福利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