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娇 第43节 (第2/6页)
恩,谁嚼半个字,朕砍了他的脑袋!” 刘奎颤栗不言。 没了李辙的掣肘,皇帝旨意到了中书省,顾云生半字不言盖戳发放吏部。 等手续办齐全也就是三日的事。 十月二十八这一日,鹊鸟啾鸣,舒筠伸个懒腰起床,早早去杏花堂照顾苏氏。 苏氏经几位太医轮流调理,如今已能下地行走,晨起在屋内折了几圈正靠在软枕歇着,舒筠在一旁给她喂完药丸,百无聊赖开始打络子。 苏氏见不得她犯懒,催着她道, “你别杵在我这躲懒,你既是打定主意招婿,家里铺子都交给你,你自个儿学着去料理。” 靠人还不如靠己,苏氏打算将舒筠培养出来。 舒筠最不耐烦算账,小嘴刚嘟起,外头传来芍药大喜的嗓音, “夫人,姑娘,大喜,大喜呀。” 人还没奔进来,便听得她扶着门框大口喘息,想是担心舒筠二人等得急,气喘吁吁撩开帘子, “夫人,老爷刚遣人来递消息,舅老爷升任四品佥都御史,调令一个时辰前从通政司发出,送去漓水了。” 苏氏一惊,手中茶盏失声而落。 苏氏本江南人士,上有庶兄,下有个双胞胎弟弟,母亲过世后,父亲扶正了庶兄的姨娘,苏氏偶遇游山的舒澜风,二人一见钟情遂嫁来京城,待父亲去世后,与家里情分渐渐就淡了。 当年她出嫁京城,幼弟苏朝山为了给她撑腰,将母亲留下的嫁妆和手里家当全部变卖,在居大不易的京城给她置办了两间铺子,苏朝山性情卓尔不群,后游山历水去了外地。 数年后,他入京赶考得中进士,又被发配至边陲之地任县官。 苏氏心里一直牵挂这个弟弟,只是每每写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