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拯救大鼻子龙开始的文娱_100 实话实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0 实话实说 (第1/4页)

    九十年代,伴随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很多人心里憋了一肚子话,都想唠点实在的,听点真心的,简单来说就是“别装B”。

    《实话实说》诞生了。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群体现象:

    明明每个星期日不用上班上学,但还是有很多上班的、上中学甚至上小学的人不睡懒觉,大早上七点半就从被窝爬起来,然后打开电视机。

    电视屏幕闪现出的不是热播电视剧,不是激烈的港岛武侠片或者枪战片,而是四个字: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到底有多火?

    火到了春节晚会的舞台上——1999年春晚,《实话实说》推出了“特别版”:《昨天今天明天》,本山大爷与宋旦旦第一次搭档,以“黑土大叔”、“白云大妈”的嘉宾身份,和小崔唠了17分钟,留下了很多金句。

    电视台总编室给出了一组数据:

    每周日7:20—8:00所有收看电视的观众当中,收看《实话实说》的观众比例一度达到过62%;单周观众人数一度超过3200万人,是这年代丝毫没有掺水的数据!

    这意味着什么呢?拿后来的比,《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这些电视节目已经很火了吧?但收视率也就在1%-2%之间。

    在节目后台,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站在F4旁边陪着,刚才她还专门要了几张签名。

    等了好一会,吴念祖问:“我们不用先和崔老师对一对台本吗?”

    工作人员露出自豪的笑容:“我们节目叫《实话实话》,上来说的就是实话!为了防止你们刻意准备,在录制前崔老师从不跟嘉宾见面!”

    好家伙,没有彩排,即兴发挥,这还真是够小崔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