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 (第3/4页)
从那层次分明的情感波动中读出十场大戏! 第一位受害人身上的伤痕毋庸置疑,代表了凶手的愤怒,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下手狠厉,完全没有任何犹豫。而第二位受害人身上的伤口就开始有意思了——一击致命,同样是抱着杀死对方的决心去的,可是,这一次,刀割的痕迹则更多的着落于四肢,并且故意避开了受害人的躯干和头颅,就仿佛,仿佛是在保全受害者的颜面一样。而第三位受害人身上的这个特征就更加明显了,一样的一刀毙命,身上的刀痕同样落于四肢,数量更少,而刀口的痕迹,则更加深刻……连威大概猜到了BAU众人的猜想,他们多半认为这是凶手手法的进化。 但是……连威“握着”刀,一步一步地逼近受害者,他能够“感受”到,那不是手法的进步,而是纠缠的恨与爱……为什么还会爱?连威无法理解,这就是他的方法的弊端,他无法理解的感情,自然也就无从模拟,但是,他大概感觉得到,单纯地恨并不是支撑凶手这么做的理由。他恨她,也爱她,因为恨,所以要杀之而后快,甚至只是一刀杀死都不足以泄愤,甚至,还会因为杀死她们而感受到一种反抗霸权的快意。可是,当他将她的尸体凌虐的血rou模糊时,他又万分的不忍,为什么?他和她到底是什么关系? 连威觉得,他可能遇到了他学习犯罪心理学来最棘手地一件案例——没有汉尼拔的阅历对照,他要怎么迅速准确地辨别出这种他似曾相识却又从未见过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呢? 连威不由陷入了沉思,不过,此时连威已经可以肯定,最后一位受害者就是凶手的真正目标了,而与受害人有着那么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