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52节 (第5/8页)
月满天。” 她一边背,宝哥儿一边说“好”,曹延轩直笑,跟着读“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给王丽蓉烧过百天,出了正月十五,衙门起印,年也算是过完了。 正月十八一大早,吕mama换上深蓝素面棉袄,对着一面残破的铜镜挽起发髻,给孙子强哥儿穿一件青色厚棉袄,给孙女蓉妞儿穿件粉色素面棉袄,系了红头绳,从窗台拿下三双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棉鞋。 两个孩子默不作声穿好鞋,各自挽起个小包袱,吕mama自己也提起两个包袱,出了屋子才回头看一眼:矮小阴暗的房屋,墙角漏着水,窗户用纸贴着,靠墙两个三脚木柜,大炕叠着三床被褥,中间用一个粗布帘子隔开。 不知不觉,在这里生活五、六年了,吕mama恍如隔世。 “去跟你叔叔说一声。”她沉着脸。 强哥儿痛快地拍开隔壁一间屋子的门,对里面喊道“奇叔,我们走了。” 里面传来不情不愿的声音,却没人出来,倒有两个孩子往外瞧。 “强子,你还回来吗?”孩子是吕mama侄儿的儿子,大的七、八岁,小的四、五岁,半天憋出一句。 强哥儿想都不想就答:“不回来了。” 孩子没吭声,孩子mama在屋里摔摔打打地,说着不中听的话。 一大两小顺着村子里的路走到一户人家,拍拍门就在门口等。一个胖墩墩的车夫很快出来,把一头健驴套上车,往前头一坐,不用招呼,三人就麻利地爬上车。 不多时,驴车晃晃悠悠驶上土路,出了庄子行了半日便是官路,进了金陵城便是青石道路了。吕mama放了心,从包袱取出烙饼分给两个孩子。 前面就是金鱼巷了,吕mama却改了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