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2/4页)
一个点、一个点地抠出来的,平白无故少了几个点,哪有老板会乐意? 最令康氏母女忧心的是,经销商们拿货热情不高,还集体要求加大赊货和退换货比例。她们明白,这只是一种博弈的伎俩,但当对手方呈现出合力时,她们一时间也很难找到关键的突破口来各个击破。 康氏母女很清楚蒋镛在经销商的集体“反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他能给予最大的利益预期,经销商当然会更倾向于他的引导。何况,这是个男权的社会,两个女人想服众本就十分困难,她们前些年能够把控形势,或多或少同她们背后站着蒋镛有点关系。 正是因为一早看清了这一点,康胜男才会急于在上市前同蒋镛理清关系。否则,即使以后上了市,还保不齐是不是给蒋镛做了嫁衣裳。她必须赢,美胜必须“去蒋镛化”!不然,一个不能将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抓牢在手中的老板,不做也罢。 单从利益上算,蒋镛在博弈中无疑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他当年在美胜上投了几千万,前几年光分红就收回了不少,美胜即使因一时的状况不佳导致上市失败,他的损失也大不到哪儿去。最坏的结果——美胜垮掉了,他也赔不了多少钱。而美胜上市,对康家母女却是不折不扣的质的提升;美胜垮掉,对康美芳则是灭顶的打击。 但从长远来看,康胜男并不以为自己处于劣势。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举步维艰的困顿少女,她积攒了本金也积攒了经验,她不畏惧从头做起。蒋镛扶植下的美胜对她更像是一个实验品。即使美胜做坏了,她也有足够的自信去另造一家新企业,一家完全不受蒋镛影响的企业。至于康美芳,她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